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08
根据《劳动法》,当一家公司倒闭时,根据规定应向员工支付解除合同补偿金。补偿金的标准如下: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应获得一个月的补偿金(按月平均工资计算),如果工作满十年,则应获得十个月的补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中,如果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那么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日期即为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如果劳动者无法证明,那么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日期即为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
在公司破产时,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首先应支付员工应得的收入。员工应得收入的支付顺序如下:
这些费用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补偿金的计算按照工龄进行,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一年但超过6个月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6个月按半个月工资计算。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费用,则按比例分配。
根据《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后,按照以下顺序清偿:
这些费用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除了前一项规定的费用,破产人还应清偿所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
最后,破产财产清偿普通破产债权。
劳动合同可能会因以下情形而终止:
当劳动合同的期限到达时,合同终止。
当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终止。
当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时,劳动合同终止。
当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时,劳动合同终止。
当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时,劳动合同终止。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还可能存在其他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