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7-19
误工费是指在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恢复治愈或定残期间,由于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导致收入减少的赔偿。残疾赔偿金是指赔偿受害人因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导致未来收入减少的赔偿。尽管误工费和残疾赔偿金的赔偿对象和方式稍有不同,但从性质上来说,它们都是对受害人收入减少的补偿。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一种特殊法律体系中的特别法,其功能应与《侵权责任法》相吻合。填补损害功能是《侵权责任法》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这意味着填补损害是其首要目的,也意味着不可双重赔偿的原则。如果按照鉴定机构的意见进行计算,明显违背了不可双重赔偿的原则,也与《道路交通安全法》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立法本意不符。
司法鉴定所通常根据《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GA/T521-2004)》来确定受害人的误工时间。根据该准则,误工时间是指受伤后经过诊断、治疗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治愈或体征固定所需要的时间。然而,该准则并未考虑到残疾赔偿金对受害者在定残后的误工补偿。因此,虽然鉴定意见书是由有资质的鉴定所按照法定程序做出的,但从计算误工费的角度来看,适用该鉴定结论并不合理。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对于因伤致残的受害人,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对于死亡的受害人,还需要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的赔偿由保险公司承担。超过交强险赔偿范围的损失由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偿。对于标的车及标的车上人员,标的车驾驶员的赔偿由车损险和车上人员险承担。不足部分的赔偿责任按照规定承担。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后,依据管辖范围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等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赔偿标准,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如果双方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当事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