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对紧急避险的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对紧急避险的界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18

 
326632

紧急避险过当行为的犯罪性质

紧急避险过当是指在紧急情况下,行为人采取的避险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导致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危害。这种行为从有利于社会转变为有害于社会,因此其性质由合法行为转变为违法行为,并且属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紧急避险过当的犯罪形态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将紧急避险过当作为独立的罪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紧急避险过当造成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及犯罪构成原理,仅有客观方面的损害是不足以认定行为人有罪的,必须根据犯罪构成要件来进行认定。只有当紧急避险过当行为符合某一犯罪构成要件时,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

紧急避险过当的犯罪认定

在认定紧急避险过当造成的损害时,需要考虑到行为人的避险行为所避免的损害,即行为人避险行为所保全的利益。只有将损害减去所保全的利益后,才能得出实际损害的结果。一般情况下,由于紧急避险过当的损害较小且情节较轻微,因此很少构成犯罪。

避险过当行为的罪名确定

避险过当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其罪名的确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避险行为之所以具有可罚性,是因为超出必要限度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任何过当行为都可能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加以严格限制。在确定罪名时,应考虑到情势的危急程度、法益的权衡结果以及行为人的认知情况。

对于紧急避险过当行为,根据行为人对所引发损害扩大的心理状态是过失还是故意,可以确定其过失犯罪罪名或故意犯罪罪名。在量刑时,只能针对超出必要限度的部分进行考虑,可以根据情节的轻重减轻或从轻判处。

对于违背原则采取的措施,即为保护财产而导致无辜第三人死亡或伤残的情况,不能被认定为紧急避险行为,而应被认定为故意犯罪。然而,在量刑时,可以根据所保护的法益来减轻或从轻判处。

延伸阅读
  1. 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
  2. 个人隐私的保护及违法行为
  3. 行政处罚中没收非法财物是否可抵扣罚金
  4. 一、治安违法扭送的法律依据
  5. 父母拘留过孩子能考公务员吗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2.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3. 货车触高压线司机被电身亡
  4.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5. 被高空坠物砸伤,怎么要求赔偿
  6. 什么情况下可以取消限高令
  7. 违法强拆怎样追究责任?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