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2-17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合同违约时,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约定可以帮助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明确违约责任和赔偿义务。
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要求增加违约金的数额。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裁决。
另一方面,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过了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要求适当减少违约金的数额。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作出相应的裁决。
总之,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是合法有效的。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不相符,当事人可以寻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帮助,以便获得公正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