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4-05
2014年4月18日,陈新和姚春带着女儿陈月到田间劳动。期间,姚春独自带着女儿去陈新的弟弟陈林家做饭,陈林住在被告村前镇某小学的宿舍楼内。在姚春准备午饭的时候,不幸发生了女儿陈月在被告鱼塘溺水身亡的意外。原告认为被告的养鱼塘离村庄很近,池塘四周状况已经很久没有维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然而,被告没有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原告认为被告对女儿溺水身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要求被告支付10万元的赔偿。
4月19日,村前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了原告和被告的双方进行了调解。被告认为鱼塘的形成是历史原因,住在附近的人都知道有这个鱼塘的存在。被告认为孩子的监护责任完全在其父母身上,因此孩子的父母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被告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支付了2万元给原告。然而,原告认为被告支付的赔偿金额太少,双方协商未果,于是将案件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女儿陈月在溺水身亡时只有一岁零七个月,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危险性的认识都存在欠缺。监护人应该对其承担全面的监护责任。原告是本地人,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也在该校园内生活过。原告姚春作为陈月的母亲,在明知该校园内有鱼塘的情况下,应该对其女儿负有高度的监护和注意义务。然而,原告没有尽到这个义务,在女儿陈月离不开自己身边的时候,让她脱离了自己的监护视线一段时间,最终导致了陈月溺水身亡的事故发生。如果原告能够尽到监护责任和注意义务,这个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因此,两个原告应该承担因为监护不力而产生的损害后果。
被告的鱼塘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存在多年,并且位于被告校园内。原告陈新的弟弟陈林住的地方距离水塘有一段距离。被告对于原告的女儿陈月的死亡没有过错,并且被告给予了适当的补偿。这个补偿是合理的,公平的,并且符合损失补偿的原则。因此,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