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2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刑事案件中有谅解书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具体而言,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法庭会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和悔罪程度等情况,将基准刑减少40%以下。如果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即使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应该从严掌握量刑。
刑事谅解书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案件结果达成和解的一种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一般来说,谅解书的起草是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的,其在刑法上具有酌定减轻刑罚的效力。
刑事谅解书本身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在起草过程中需要明确表述受害人已经谅解,并且请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受害人遭受了伤害并已达成赔偿协议并实际进行了赔偿,应在谅解书中明确说明。如果没有给受害人造成伤害,则无需在谅解书中表述。刑事谅解书的重点是清楚地表达受害人的谅解态度。
在没有法定减刑情节的情况下,刑事谅解书成为辩护方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答辩工具之一。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刑事谅解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中谅解书对量刑的作用的详细介绍。刑事谅解书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为了争取法律的宽大处理,被告人应积极悔改并争取受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如果您有任何法律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帮助。
引用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