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25
合同诈骗是一种常见的诈骗行为,一般来说,对于合同诈骗来说,我们要提高警惕,防止自己受到合同诈骗所带来的损失呢。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是怎样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诈骗经侦立案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合同诈骗经侦立案标准
合同诈骗立案标准是诈骗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合同诈骗的主观上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表现在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才可以被刑事立案,按照当前的经济水平,诈骗5000元以上就会被追诉。
二、合同诈骗罪怎么报案
1、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行为实施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和实际财产取得地。报案人可到犯罪地的公安局经侦支队/经侦大队报案。
2、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合同诈骗罪管辖如何确定我国法律对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所谓犯罪地是指实施构成犯罪的一切必要行为的地点,包括犯罪预备地、实施地、结果地和销赃地。对于合同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分子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刑事案件一般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其目的是有利于司法机关收集和核实证据,及时处理案件;便于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和当地群众参加旁听;有利于人民法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刑事犯罪的规律,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更为适宜”则是指为了便于查清案情、方便群众,有利于判决后的执行;或者被告人在原居住地罪恶多端、民愤极大,在原居住地审判可以发挥更好教育作用。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合同诈骗经侦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相关的经济犯罪行为达到立案标准的,也是需要进行刑事处罚的。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