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怎么立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怎么立案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09-05

 
310580

交通事故立案的法律程序

一、交通事故立案的证明

1. 原告为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2. 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需提供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工商登记清单等。

3. 若原告在事故发生后更改名称,需提供变更登记资料。

4. 若涉及死者家属的损害赔偿纠纷,需提供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

5. 提供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的证明及相关关系的证明。

6. 提供受损车辆的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的证明及互相关系的证明。

二、交通事故立案的诉讼及代理资格

1. 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需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负责人证明书。

2. 若原告委托他人代为诉讼,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明确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及联系电话,并提供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3. 若原告为香港居民或涉台、澳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当事人委托国内执业律师代为诉讼,需按照司法部规定办理公证委托手续。

三、交通事故立案的证明

1. 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赔偿调解书或调解终结事故等证明材料。

2. 提供法医鉴定材料、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书或伤残重新评定书。

3. 若有人身受损,需提交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出院证明书、转院证明书,以及相关费用发票和证明。

4. 若有财务受损,需提交财务损失评估报告和维修发票。

5. 提供诉讼请求中具体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和清单。

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诉讼的特征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若各方当事人未能通过调解达成协议或调解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该诉讼具有以下特征:

1. 人民法院的主导地位

人民法院在赔偿诉讼中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与诉讼的各方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

2. 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活动

赔偿诉讼属于民事侵权纠纷,各种诉讼活动需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分阶段进行,如起诉与受理阶段、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等。

3. 诉讼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

诉讼参加人享有处分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包括放弃赔偿项目、提起上诉、请求执行等。同时,诉讼参加人需履行诉讼义务,如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法律文书等。

交通事故立案管辖的确定

在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原告需确定起诉的法院。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一、级别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般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二、地域管辖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即交通事故发生地。

延伸阅读
  1. 公安机关出具事故认定书的时间限制
  2.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法
  3. 一、申请事故伤残评定的程序
  4. 交通事故中的先予执行制度
  5.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
  3.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
  4.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7.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