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0-19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立案监督与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事判决、裁定监督和执行监督并列,作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职责之一。立案监督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由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的,对刑事案件立案实行诉讼监督的法律监督方式。
立案监督的目的是保障法律能够得到及时、统一、正确实施,依法纠正和防止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或者以罚代刑的现象,使犯罪分子受到刑事追究,从而促进司法公正,维护法律尊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可以向当地检察院提出控告。
当地检察机关接到控告后,会根据受害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就会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公安机关的理由不能成立,人民检察院会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应当接到通知后立即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