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的分类及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制度法律知识

职务犯罪的分类及解析

点击数:88 更新时间:2023-08-19

 
309276
  一、民营企业玩忽职守立案标准

  民营企业员工玩忽职守不构成玩忽职守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成为本罪主体。民营企业员工玩忽职守的,公司可以开除当事人,为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公司也可以要求该员工承担赔偿责任。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玩忽职守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3、4两项数额标准,但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

  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三、玩忽职守是过失还是故意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追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也就是他应当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或者在职守中马虎从事对待自己的职责,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营企业玩忽职守立案标准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民营企业玩忽职守严重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但公司不能以玩忽职守罪到公安机关去报案。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延伸阅读
  1.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2. 自诉案件的分类及管辖
  3. 渎职侵权罪名的分类及特征
  4. 职能管辖
  5.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公司设立热门知识

  1. 类罪名与具体罪名
  2. 刑事主体资格的定义和分类
  3. 新成立的公司是否需要进行验资报告?
  4. 四方合伙协议
  5. 刑事被害人的分类
  6. 公司法人代表的数量
  7. 哪个部门宣告申请公司的设立是无效的
公司设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