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监督】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立案监督】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14

 
308918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立案监督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没有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没有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那么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刑事立案监督的定义和范围

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的案件没有依法立案,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的,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司法实践,刑事立案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报不立的案件

所谓不报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已经发现并掌握了犯罪事实,本该立案,但由于缺乏控告、举报等材料而不立案。

2、不破不立的案件

所谓不破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对案情复杂,一时难以侦破的案件,不立案就开展侦查,待破了案再补立案手续。这种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规定。

3、应立而不立的案件

所谓应立而不立,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对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案件故意不予以立案或者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这种故意往往出于执法人员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原因,是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的重点。

此外,刑事立案监督的内容应当不仅局限于对是否立案的法律监督,还包括对刑事立案程序是否规范以及立案和不立案的决定是否合法等相关刑事立案活动的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中,应当准确把握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注意划清“没立案”和“不立案”的界限。

所谓“没立案”是指刑事立案主体没有发现或虽已发现,但正在审查,还没有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案件。

所谓“不立案”是指刑事立案主体已经作出不立案决定的案件。

只有刑事立案主体已经作出不立案决定的案件,才能按照刑事立案监督程序来办理。当然,要防止刑事立案主体以“没立案”假象掩盖“不立案”事实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3. 刑事立案监督去哪里提
  4. 洗钱罪立案要多久
  5.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管辖机关是哪个部门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诉讼的目的与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
  2.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
  3.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
  4. 审查起诉的概念与作用
  5.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6.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7.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