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怎么办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4-05-13

 
30888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推行二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人口减少,而且会给政府养老保险造成很大的压力,而很多人看到这一问题,推出了很多的养老服务,其中有一些是非法集资的行为,那么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养老服务非法集资的法律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若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主要类型

1. 以提供“养老服务”等名义吸收资金

此类非法集资行为是指以养老服务为名收取会员费、“保证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2. 以相关“销售产品”等名义吸收资金

此类非法集资行为是指养老服务机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吸收公众资金,而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

3. 以投资“养老公寓”、“养老院”等名义吸收资金

此类非法集资行为是指养老服务机构打着投资养老公寓、养老地产等幌子,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还有部分以投资养老基地、养老建设项目等名义,承诺给付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三、养老服务领域主要隐患及监管问题

1. 养老服务业监管方式待研究完善

养老服务业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一些收费监管方式仍待研究完善。例如,部分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收取高额押金或会费,虽与非法集资有明显区别,但也存在较大隐患,如何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仍需研究完善。

2. 老年人金融知识欠缺,容易受骗

多数老年人对金融知识不了解,防范非法集资意识和鉴别力不强,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

3. 各部门监管合力有待形成

一些养老投资或收费行为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协调监管难度大。特别是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并不开展以集中生活照料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其涉嫌非法集资等行为很难发现和监管。

延伸阅读
  1.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2. 企业债券票面的内容
  3.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
  4.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
  5. 非法集资犯罪形式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
  2.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3.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
  4.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条件
  5. 股东被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补偿
  6. 非法集资罪的后果及其影响
  7. 非法集资报案有没有期限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