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14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活动所造成的损失和债务不能转嫁给未参与该非法活动的国有银行、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因此,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和风险。
在清退债权债务后,如有剩余的非法财物,应予以没收,并上缴中央金库。地方政府在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活动时,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不能通过财政拨款来弥补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
因此,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其利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即使通过法院执行,集资者仍无法追回集资款,参与者应自行承担损失,不能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代偿。
根据刑法分则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的相关具体条款,非法集资达到一定数额将被判刑。
对使用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的罪行,刑法规定了三个档次的处罚。对于数额较小的情况,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对于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由于此类犯罪案件情况较为复杂,根据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非法集资的数额通常都很大,有些甚至达到数亿元、数十亿元。关于何谓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以及何谓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司法解释以明确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