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抢劫案立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判决书法律知识

如何使抢劫案立案?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8-26

 
308205

北 京 市 海 淀 区 人 民 法 院刑 事 判 决 书

(2006)海刑初字第2754号

公诉机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殷建伟,男,1981年7月17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北京市,初中文化,农民,住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大紫草坞村紫兴街59号。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5年11月8日被羁押,同年12月13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 辩护人丁弘,北京市国宁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刘小宝,男,1983年9月11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安徽省无为县,小学文化,农民,住安徽省无为县严桥镇牛岭行政村炭衖自然村。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5年11月8日被羁押,同年12月13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 辩护人刘剑,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李少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京海检刑诉字(2006)第565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犯抢劫罪,于2006年9月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齐沁霞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殷建伟及其辩护人丁弘、被告人刘小宝及其辩护人刘剑、李少华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05年11月8日10时许,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经事先预谋,驾驶夏利牌轿车(车牌号为京CQ8251,非正式出租车辆)在北京市西客站广场,以10元钱载客到昌平区为由将被害人田树江(男,41岁)骗上车,当车行驶至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五路居东侧马路边时,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以暴力相威胁向被害人田树江索要人民币520元,后劫取人民币20元并让被害人田树江下车离开。赃款现已起获并发还。 当日,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被公安机关查获归案。 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向本院提交了相关的证据材料,认为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之规定,均已构成抢劫罪,提请本院依法对其定罪处罚。 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在庭审中辩称,其二人虽向被害人索要520元,但被害人只付了20元应付的车费。其中被告人殷建伟认为其行为属于抢劫犯罪中的犯罪中止;被告人刘小宝对检察院指控的罪名没有异议。    被告人殷建伟的辩护人的意见为:1、起诉书指控二被告人所抢的20元人民币是被害人应支付的车费;2、二被告人向被害人索要的520元人民币系违约金,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综上,被告人殷建伟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被告人刘小宝的辩护人的意见为:1、起诉书指控二被告人所抢的20元人民币是被害人应支付的车费;2、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在有抢劫能力的情况下,在取得20元车费后放弃了继续向被害人索要财物,被告人刘小宝的抢劫行为系犯罪中止;3、被告人刘小宝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较轻,系从犯;4、被告人刘小宝没有使用暴力,社会危害性较小,且认罪态度较好。综上,建议法院对其减轻处罚。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经事先预谋,于2005年11月8日10时许,在北京市西客站广场,驾驶红色夏利牌轿车(车牌号为京CQ8251,非正式出租车辆),以10元钱载运被害人田树江(男,41岁)至昌平区为由将田树江骗上车。当车行至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五路居东侧马路边时,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以语言威胁的手段向被害人田树江索要人民币520元,并当场劫取人民币20元,后让被害人田树江下车离开。当日13时许,公安机关根据被害人的报案和指认,在北京西客站将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抓获。现赃款已起获并发还被害人。 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针对上述事实向法庭宣读并出示了侦查机关调取和收集的如下证据: 1、被告人殷建伟在公安机关的口供,证明2005年11月8日9时许,其和刘小宝开一辆红色夏利车在西客站“拉黑活”,刘小宝跟一名外地客人(指被害人田树江)谈好10元钱送客人去昌平。当其开车行至西四环五路居时,客人要下车,其按了一下收音机,上面显示的频道为“52.3”,其便让客人给520元车费,客人称没钱。刘小宝怕客人记下车牌号,便下车将车牌卸下来。后其假装打电话说:“老大,有人不给钱,给他关地下室去吧。叫他给家人打电话送钱来,反正已经关了四个了。”刘小宝也威胁说:“我搜出一张钱就剁你一个手指头!”客人称只有20元,随后便掏出20元给其二人,刘小宝开门让客人下车。并证明刘小宝事前对其说,拉不着钱,骗个外地民工上车,再威胁对方多要钱。 2、被告人刘小宝在公安机关的口供,证明2005年11月8日上午,其和殷建伟开一辆红色夏利车在西客站“拉黑活”,其拉到一名外地客人,骗他10元钱到昌平。客人上车后,殷建伟开车,其坐在副驾驶座上。当车行至西四环五路居时,客人要下车,殷建伟按了一下收音机,上面显示的频道为“52.3”,便向客人索要520元车费,客人称没钱,殷建伟就假装打电话,称要将客人关到地下室。其下车将车牌卸下,然后拿着车牌威胁客人说:“我要是翻出你身上有一张一百的,我就剁你一根手指头!”客人称身上只有20元钱,其便接过钱让他下车;并证明其以前与殷建伟说过,拉不到好活,就向客人“切”点钱。 3、被害人田树江的陈述及辨认笔录,证明2005年11月8日11时许,一名男子(指被告人刘小宝)在西客站称可以顺道载其到昌平,只收10元钱油钱,其就跟他上了一辆红色夏利车,其坐在后座,那名男子坐在副驾驶座上,司机是一名穿黑上衣的男子(指被告人殷建伟)。车开了一段后,其觉得不对劲,要求下车,司机就停下车,指着驾驶座中间放磁带的地方说给520元,其看见那里显示着“523”几个数字,其便称没钱。司机就打电话,并威胁要将其关到地下室,副驾驶座上的男子下车摘掉车牌,然后拿个东西在其面前比划,并威胁说,如果从其身上翻出一张一百的,就剁其一个手指。其听后想逃跑,但打不开车门,只好拿出20元余钱。坐副驾驶座的男子将其手中的钱拿过去,后又给其3元零钱让其离开。当时其身上还有1部手机及500余元,上车后感觉不对劲,就将钱藏在鞋里;经被害人田树江辨认,被告人殷建伟就是用语言对其威胁并让其掏钱的司机,被告人刘小宝就是答应以10元钱将其拉到昌平,后坐在副驾驶座的人。[page] 4、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证明2005年11月8日,被害人田树江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于案发当日11时许在本市海淀区西四环五路居附近被两名开红色夏利车的男子抢走人民币20元。 5、起赃经过,清点记录,物证照片及发还物品清单,证明2005年11月8日13时许,公安机关在被害人田树江的带领和指认下,在北京西客站将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抓获,并从殷建伟所开的红色夏利车内起获赃款20元;并证明起获赃款、红色夏利车及车牌的特征;起获的赃款已发还被害人。 6、精神病司法鉴定书,证明被告人殷建伟患有心境障碍,为完全责任能力。 7、抓获经过,证明2005年11月8日,民警根据被害人田树江的报案和指认,在北京西客站将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抓获。 经当庭质证,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对其二人在公安机关的供述、被害人田树江的陈述提出异议,认为其二人仅对被害人说过几句威胁的话,但未拿东西比划;只对被害人说过10元打表,未说到昌平10元;被害人给的20元是他应付的车费;对其他证据未提出实质性意见。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的辩护人对上述证据提出相同意见。 被告人殷建伟的辩护人当庭出示了一张出租车票,证明其乘坐正规出租车,从北京西客站到西四环五路居的车费为人民币20元。故认为起诉书指控殷建伟、刘小宝抢劫的20元人民币是二人应得的车费。 公诉人对辩护人提交的证据提出异议,认为该份证据与本案无关。被告人殷建伟、被告人刘小宝及其辩护人对上述证据均无异议。 法庭认为,以上控方出具的证据,形式、来源合法,内容相互印证,对其证明效力,本院予以确认。辩护人提交的证据,形式、来源不合法,也不能证明该份证据与本案有关联性,故本院对该份证据的证明效力不予确认。 本院认为,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语言威胁的手段强行劫取他人钱财,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应予惩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犯抢劫罪的罪名成立。庭审中,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均辩解其二人虽向被害人索要520元,但被害人只给了20元应付的车费;且二人只对被害人说去昌平10元打表。其中殷建伟认为其抢劫行为属犯罪中止。但从本案的证据看,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在公安机关的供述及被害人的陈述能相互印证,均证实二被告人以欺骗手段将被害人骗上车后,使用语言威胁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的钱财,二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被告人殷建伟的辩护人关于殷建伟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的意见,与本案证据不符,本院不予采纳。经查,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并非想载运被害人至目的地,而是趁机抢劫被害人钱财,其抢劫的主观故意明确。被告人殷建伟、被告人刘小宝及其辩护人关于殷建伟、刘小宝所得的20元是车费,且二被告人的抢劫行为属犯罪中止的辩解和意见,与事实及法律规定不符,本院不予采信。在抢劫犯罪中,被告人殷建伟、刘小宝均积极参与,相互配合,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相当。被告人刘小宝的辩护人关于刘小宝在共同犯罪中系从犯的意见,与本案证据不符,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殷建伟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千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5年11月8日起至2009年5月7日止;罚金限自本判决生效之次日起3个月内缴纳)。 二、被告人刘小宝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千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5年11月8日起至2009年5月7日止;罚金限自本判决生效之次日起3个月内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审 判 长 郑 群 人民陪审员   王 谦 人民陪审员  李 钊

二○○六年十月十六日

书 记 员 黄冀徽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2. 检察院终止刑事申诉复查后的程序
  3.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4. 轻伤案件是否会进行调解
  5. 检察院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
  2. 如何辩护自己不是包庇罪
  3. 自诉案件中的“私了”及其法律意义
  4. 自诉案件的程序
  5.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
  6. 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
  7. 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