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性质认定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知识

非法集资性质认定是怎样的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4-20

 
30690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同时,老人们经常教育我们,创造财富要脚踏实地,依靠我们的双手。但总有人想要不劳而获,一夜暴富。于是,剑走偏锋,走上了非法集资的道路,以此来诓骗钱财,达到目的。那么,对非法集资是怎样认定的呢?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相关资料的整理,欢迎您的阅读。

非法集资性质认定的法律解释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对于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只有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能认定为刑法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 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和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对于实施以下行为之一,且同时符合第一条的条件,将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予以定罪处罚:

  1. 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2. 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3. 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4. 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5. 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6. 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7. 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8. 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9. 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10. 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
  11. 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三、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的认定和处罚

对于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行、以转让股权等方式变相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变相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累计超过200人的行为,将被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并予以定罪处罚。

四、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和处罚

对于违反国家规定,未经依法核准擅自发行基金份额募集基金,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将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并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定罪处罚。

五、虚假广告罪的认定和处罚

对于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为非法集资活动相关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只有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才能认定为虚假广告罪,并予以定罪处罚:

  1. 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
  2. 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3. 二年内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六、共犯论处

对于明知他人从事欺诈发行股票、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擅自发行股票、债券,集资诈骗或者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集资犯罪活动,为其提供广告等宣传的行为,将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七、司法解释的适用

对于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情况,以本解释为准。

延伸阅读
  1. 非法集资的作案手段及防范方法
  2. 父母非法集资拿提成的法律问题
  3.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4. 企业债券票面的内容
  5. 非法集资犯罪形式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热门知识

  1. 非法集资7000万如何处罚
  2.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
  3. 网贷逾期是否上征信黑名单
  4.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
  5. 股权众筹平台设立与市场准入条件
  6. 如何识别P2P平台房屋抵押标的风险
  7. 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法律障碍
互联网金融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