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9-19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面临以下常见的民事责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因严重失职或与合同相对人串通签订、履行合同,导致公司产生赔偿责任时,应向本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股东或发起人未按时足额缴纳出资,除应向本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或按照发起人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此外,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利用与其他单位的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或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的自有财产,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挪用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公司资金、违反公司章程借贷或提供担保、违反公司章程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进行交易、未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擅自披露公司秘密等行为,所得收入应归公司所有。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相应法律规定受到行政机关处罚等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相关法律规定应承担刑罚的法律责任。
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虚假申报、资金抽逃、擅自处理财产等违法行为,除了公司承担责任外,公司法定代表人还可能面临行政处分、罚款甚至刑事追究责任。
除了上述行政责任外,公司法定代表人还可能因违规披露、妨害清算、隐匿销毁会计凭证、虚假破产、受贿、行贿、非法经营、为亲友非法牟利、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低价折股、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伪造变造金融票证、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违法发放贷款、逃汇、骗购外汇、洗钱、集资诈骗、票据诈骗、信用证诈骗、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假冒专利、侵犯著作权、销售侵权复制品、侵犯商业秘密、合同诈骗等罪名而受到刑事制裁。
现如今,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力度加强,司法实践中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引起了众多需要长久发展、持续盈利公司的高度重视。因此,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集合了在企业高管人员刑事责任以及公司治理、风险防范方面有一定权威的律师,如李春光律师、张晓辉律师等,就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进行了上述分析,以供贵单位经营过程中进行预防或应对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