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8-23
物质损害赔偿是指可见的损失,包括调查重婚情况所需费用、起诉离婚的起诉费、家庭暴力治疗的医疗费等。根据法律规定,物质损害赔偿应按实际损失赔偿,不能超过损失的赔偿额。因此,物质损害赔偿的标准就是实际的损失金额。具体的损失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因此,建议保存因过错方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证据,如收据、发票、医疗费清单等。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无形的损失,即在精神上造成的损害。具体包括因家庭暴力造成的肉体和精神损害、因婚外情造成的精神崩溃、因虐待造成的心灵损害等。精神损害赔偿没有具体的数额标准,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根据过错方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情况确定。由于参考事物和地区差异,精神损害赔偿并没有明确的数额标准。
需要提醒的是,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时,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只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换句话说,离婚过错方赔偿一般以离婚为前提,不离婚就不能请求离婚过错方赔偿。但是,如果过错方提起离婚,而无过错方不想离婚且未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诉讼。对于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因此,无过错方不想离婚且未提起离婚过错方赔偿的,在法院判决离婚后一年内可以再行提起诉讼,请求过错方提起损害赔偿。
在提起离婚过错方赔偿时,需要向法院提交对方存在过错的证据。
如果对方有重婚行为,需要提交对方重婚的证据,如对方与第三者领取的结婚证等。这类证据相对容易找到,因为重婚的人肯定会领取结婚证,未领取结婚证的不属于重婚。在调查这类证据时,可以尝试去民政部门查询。
如果对方与他人同居,需要提交过错方与他人同居的事实证据,如双方入住的小区的邻里证言、门卫的证言、同居双方对外关系、同居者平日的生活习惯等。这类证据在收集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为涉及到隐私。因此,在收集这类证据时可以请律师帮忙,利用律师的专业能力和优势。
如果存在家庭暴力行为,需要提供过错方家暴的证据,如照片、诊断证明、伤情鉴定等。如果需要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还需要请医生出具精神损害的鉴定书。这类证据相对容易收集,只要留心,应该不存在很大的难题。重点是要及时取证并保存好证据。
如果存在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同样需要及时保存证据,必要时可以请警察帮忙,将笔录作为证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