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8-24
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行为人通过虚构贷款用途来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然后以高于贷款利息将取得的贷款资金转借给他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行为将贷款投放到民间,如转借给个人、个体工商户或者小企业。行为人也可能将贷款以投资、入股、联营的名义交给他人使用,从中获得高于贷款利率的回报。这些行为实际上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
1. 主体要件:高利转贷罪的犯罪主体是已获得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个人或单位,即金融机构贷款合同中的特定贷款人。
2. 主观要件:本罪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且以牟利为目的。行为人故意虚构贷款用途,并故意将取得的贷款转借给他人。
3.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贷款资金的管理秩序。高利转贷行为破坏了信贷资金管理秩序,违反了贷款合同约定。
4. 客观要件:本罪的构成关键在于行为人已经实施了高利转贷行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
根据相关规定,高利转贷罪的追诉标准主要根据违法所得数额来确定。如果违法所得数额在一定标准以上,或者在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都应予以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第175条的规定,行为人犯高利转贷罪的刑事责任取决于违法所得数额的大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情况下,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各地高级人民法院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关于高利转贷罪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标准,例如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个人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