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01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公司改制股东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可以由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自由约定,法律不再对此作强制性规定。
即使股东未按时缴纳出资,根据公司章程自由约定的事项,股东仍可通过召开股东会、修改公司章程来延长出资期限。根据《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规定:“股东出资额或者发起人认购股份、出资时间及方式由公司章程规定。发生变化的,应当修改公司章程并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申请办理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备案。”
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只有经过备案后才会具有公信力,外部第三人才会知晓股东的出资期限。因此,公司债权人如何请求股东承担何种民事责任,取决于公司债务形成于章程修正案备案之前还是之后。
(1) 章程修正案备案之前产生的债务,债权人仍有权要求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的基本原理,股东未按期缴纳出资已经构成了实际违约,这一违约的客观事实并不会因为股东自行修改公司章程、延长缴纳期限而改变。因为股东之间的约定无法对抗外部第三人,所以外部债权人原本享有的向股东主张补充赔偿责任的权利不可能仅因股东自行修改公司章程而丧失。因此,对外部债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