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的真假怎么样可以识别出来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12-23
会计报表的作假可以说是最大的作假手法之一。会计报表如何打假,本文作者做了深入的剖析。
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
1.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为了在经营业绩上表现出色,常常会对会计报表进行包装和粉饰,以获得更高的分数和奖励。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
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或其他供应商的信任,企业有时会对财务状况进行粉饰,以显示出更好的财务状况。
3.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
为了满足上市条件和获得更高的发行价格,企业可能会粉饰会计报表,以显示出更好的盈利能力。
4.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
为了减少纳税额,企业可能会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以减少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5.为了政治目的而粉饰会计报表
为了满足政治任务和提升职位,国有企业可能会粉饰会计报表,以显示出良好的经营业绩。
会计报表粉饰的类型
1.粉饰经营业绩
企业可能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成本结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等方式,粉饰会计报表,以显示出更好的经营业绩。
2.粉饰财务状况
企业可能会通过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的方式,粉饰会计报表,以显示出更好的财务状况。
会计报表粉饰的常见手段
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将优质资产置换劣质资产,以增加利润。
2.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企业通过与关联企业进行交易,调节利润,以达到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
3.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
企业通过资产评估,将潜在亏损转化为资产减值,从而粉饰会计报表。
4.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企业通过将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挂列为虚拟资产,延迟确认和摊销,以调节利润。
5.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
企业通过将支付的利息费用资本化,将其计入长期资产成本,以调节利润。
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
利息资本化的定义和作用
利息资本化是指将借款及应付债券的利息在项目已投入使用的情况下仍然予以资本化的做法。利用利息资本化可以调节利润,使其更加隐秘。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现。
利息资本化的问题
然而,利息资本化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企业利润被夸大,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其次,利息资本化也可能掩盖企业的潜在亏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显得更加健康。
对利息资本化的规范
为了防止滥用利息资本化进行会计报表粉饰,需要对其进行规范。首先,应明确利息资本化的范围和条件,确保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利息才能被资本化。其次,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利息资本化的情况,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
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来进行投资的行为。在我国,对股权投资的会计规范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滥用现象。
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的方法
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的方法有多种。除了通过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获取非正当利润外,还有一些企业利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粉饰会计报表。典型的做法是,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仍采用成本核算。
规范股权投资的建议
为了抑制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需要制定相关规范。首先,应明确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标准,确保公平、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次,要求企业充分披露股权投资的情况,包括股权比例、盈利情况等,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定义和作用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除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款项。然而,许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问题
许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往往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企业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
对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规范
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需要制定相关规范。首先,应明确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范围和条件,确保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款项才能被归入这两个科目。其次,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情况,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利用时间差(跨年度)调节利润
时间差调节利润的定义和作用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在年度结束后能够呈现较好的财务状况,往往利用时间差调节利润。这种做法包括虚开发票和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以增加当期利润。
时间差调节利润的问题
时间差调节利润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企业利润被夸大,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其次,时间差调节利润也可能掩盖企业的潜在亏损,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显得更加健康。
对时间差调节利润的规范
为了防止企业利用时间差调节利润,需要制定相关规范。首先,应明确时间差调节利润的范围和条件,确保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收入才能被提前确认。其次,要求企业充分披露时间差调节利润的情况,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会计报表粉饰的识别方法
不良资产剔除法
不良资产剔除法是一种识别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通过将不良资产与净资产比较,可以判断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是否存在资产泡沫。同时,比较不良资产的增加额与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可以发现会计报表中的"水份"。
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一种识别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通过剔除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基础和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同时,对比上市公司和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利润"包装注入"的情况。
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一种识别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通过剔除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可以评估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异常利润剔除法尤为有效。
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一种识别会计报表粉饰的方法。通过将现金净流量与利润总额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企业利润的质量。如果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可能意味着存在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
抑制会计报表粉饰的建议
要求充分披露关联交易
要求企业充分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与公允价格的差异、账款结算方式和支付时间等,以防止不等价关联交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
制定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制定非货币性交易的准则,对资产重组行为进行规范。建议将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的差额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摊销,以防止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进行报表重组。
制定资产评估会计处理准则
制定资产评估会计处理的准则,规范资产评估调账、流动资产项目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以防止企业利用资产评估调节利润。
制定资产确认准则
制定资产确认准则,对资产的确认标准进行规范,防止将不符合资产确认标准的项目确认为资产。对于已经存在的虚拟资产,要求企业予以披露,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准则
制定大额费用资本化准则,对借款利息支出、研究开发支出、大额广告支出等的资本化行为进行规范,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
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进行规范,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制定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制定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内容进行规范,以提高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