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8-23
发生专利纠纷并非一定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仲裁请求的提出不仅仅取决于纠纷的类型,还需满足以下条件:
当事人在发生专利纠纷之前已经达成了仲裁协议。
当事人需提供具体的仲裁请求,并陈述清楚相关事实和理由。
专利纠纷必须符合仲裁委员会所规定的受理范围。
专利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凡是涉及当事人有处分权的民事、经济争议,双方当事人均可将争议提交仲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包括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都可以通过仲裁解决。
申请专利仲裁需要提交请求书和权利凭证。
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请求人)提出行政处理请求时,需提交一份正本请求书,并根据被请求人的数量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如果当事人是自然人,应在请求书中提供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请求书的正文应明确指出请求事项,并具体说明被控侵权行为的类型或被控侵权产品的名称和型号。同时,请求书还应陈述请求事实与理由,并提供证据材料清单。构成侵权的分析对比可以在正文中进行,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附页。请求书必须由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签名或盖章。
提交的权利凭证包括专利证书复印件、最近的《专利登记簿副本》复印件、专利年费交纳凭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此外,还需提供中国专利局发布的专利公告复印件。对于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纠纷,还需要提供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如果是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则需提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其他证明其权利人身份的材料。
在发生专利纠纷后,各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并签署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随后,他们可以携带该协议及其他相关材料向有资格处理专利纠纷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如果在纠纷发生后无法达成仲裁协议,且之前也没有签署过仲裁协议,那么专利纠纷只能通过起诉等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