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3-07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17条规定,农村征地补偿并不按照户口进行分配,而是根据被征收房屋本身的价值确定补偿标准。然而,在农村房屋拆迁中,除了房屋本身,还涉及到宅基地和农民的身份问题,因此户口在补偿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目前各农村地区的政策,可以发现城中村或城郊农村与普通农村在房屋拆迁补偿和安置方案上存在差异。
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征得其同意后用于支付保险费用。
若补偿标准存在争议,应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解决,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进行裁决。
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根据规定,开荒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农民只能取得土地承包权。征地补偿款中的土地补偿款应归村集体所有,而涉及到的青苗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则归开荒地承包农民所有。这是开荒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如果农民与政府部门发生征地补偿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解决。
在农村征地中,补偿费并不按户口支付。如果土地归农民使用,被征收后的补偿款直接发放给农民;如果土地归村集体所有,补偿款需要发放给村集体;而补偿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费用则归土地使用者所有。安置补助费则归被征收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