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2-08
在现实中,腾退项目可以以各种名义进行,但对被腾退人而言,腾退的性质和征收几乎没有区别,都是拆房+补偿安置。然而,腾退项目的程序相对随意,往往只有一纸公告和一本腾退安置方案手册。在这种情况下,被腾退人的维权道路将会是十分坎坷、曲折的。
腾退项目与征收项目的维权思路有很大的不同。腾退项目往往不适用征收法定程序,被腾退人无法依靠打程序来维权。因此,被腾退人需要采取不同的维权策略,避免随意签约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村务公开等手段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挖掘其中的违法点进行博弈,为维权增加筹码。
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村务公开是腾退项目维权的重要起点。通过了解涉案项目的建设情况,挖掘其中的违法点,可以增加维权的筹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被腾退人可以申请村务公开,以发现腾退项目在程序上的违法之处,并通过申请上级政府予以查处的途径将政府拉入到协商沟通之中。
被腾退人应当谨慎签约,避免逼签、欺诈或组织人手帮拆的情况。腾退项目往往是民事协议性质,必须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一旦签约,被腾退人就认可了协议所约定的补偿结果,推翻将会很困难。因此,在签约前一定要冷静思考,避免被蒙骗。
腾退项目往往追求高效率,可能会出现强拆、帮拆的情况。被腾退人应该开阔维权思路,不仅固守593号令规定的程序,还应该寻找其他可能的切入点,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项目的环保问题等。只要程序提起来,就有可能提升补偿。
被腾退人应该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必要时委托专业征收维权律师介入案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自己争取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腾退拆得快,则被腾退人承受痛苦的时间也相对短,努力争取一把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