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11-19
申请人向当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用地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村委会应当按季度收集申请材料,并依法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村委会将申请材料张榜公布。如果在公布后的15个工作日内,本村村民没有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申请材料将上报给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初步审查。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所进行现场勘查和群众调查,审查建房用地和建设申请条件。勘查过程中,将制作勘查笔录和审查意见书。
国土资源所初审合格后,将发放《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给申请人。
村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审查意见将证明申请人的原住宅用地情况和家庭成员现居住情况。审查意见书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然后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乡(镇)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会上报的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材料后,完成审核并现场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审核通过后,将上报县国土资源局进行初步审批。符合审批条件的申请将被上报给县人民政府。
县人民政府批准用地后,县国土资源局将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由国土资源所牵头协同乡镇政府人员根据《建设用地批准书》和《村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实地进行放样。在放样过程中,将划定用地范围,并填写《放样记录卡》。所有参与放样的人员都需要在《放样记录卡》上签字。只有完成放样后,用地申请人才能开始动工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农村村民住宅的申请人需要在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的30个工作日内,依法申请办理土地初始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手续以及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完成登记手续后,申请人将获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