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21
在拆迁补偿中,我们一直强调“先补偿后征收”的原则。然而,许多被拆迁人却面临补偿和搬迁顺序的困扰。
除了法律规定必须先完成补偿再进行搬迁外,对于被拆迁人来说,坚持“先补偿后征收”的原则主要是为了保障居住生活需要和获得合理补偿安置的权益。
被拆迁人拥有房屋和产权证件意味着在与征收方进行补偿谈判时具备可靠的筹码。如果在谈判之前,房屋和产权证件已经不在手上,被拆迁人将陷入“如何证明房屋是我的”困境,难以证明房屋价值。因此,选择货币补偿的被拆迁人应在搬迁之前主张给付全部补偿款,而不是将补偿程序后置或在未谈妥补偿条件、未签订补偿协议的情况下直接搬迁。
此外,对于选择安置房补偿的被拆迁人来说,为了确保如期搬进回迁房,重返安稳生活,先谈妥补偿条件、签订补偿协议更为重要。
许多被拆迁人在咨询中提到了项目特殊性。有些征收方会说,由于项目特殊,需要先签字搬迁,再谈补偿。对此,以旧城改造为例,根据《北京市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实施意见》的规定,即使是这类征收中,也不存在可以先腾退拆迁再谈补偿的情况,必须先与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协议。
在预签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给付补偿款或提供安置房,等签约达到一定比例后,征收补偿决定正式作出,预签的征收补偿协议正式生效后,再给付补偿。此外,如果征收评估价格与预签征收补偿协议评估价格有差异,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处理,以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
因此,无论是何种特殊的征收项目,都不能忽视被拆迁人获得合理、及时补偿安置的权利。被拆迁人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搬迁要求,并积极与征收方协商补偿条件,在合法合理范围内提出自己的补偿诉求。
如果有人突然要求被拆迁人搬走并交出房子,被拆迁人应该拒绝这样无理的要求。被拆迁人之所以犹豫是否拒绝,主要基于两点原因:担心与征收方对立会有不利后果,以及对征收方的信任,认为会得到补偿。
然而,法律和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征收土地房屋必须先补偿后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必须在搬迁之前签订。因此,被拆迁人完全有权利拒绝征收方的要求。征收项目特殊和时间紧急并不是忽视被拆迁人权益的理由。被拆迁人可以拒绝不合理的搬迁要求,并积极配合征收搬迁,主动与征收方协商补偿条件,并明确自己的维权方向。
最后,被拆迁人朋友应该牢记,在未拿到补偿款或未签订明确补偿协议之前,不要直接交出房子和产权证件。如果对征收的合法性和自身权益保障存在疑虑,可以咨询专业拆迁律师,明确自己的维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