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则保障城中村、旧城改造的拆迁款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1-09
导读:一、城中村房屋参照城市房屋补偿的原则;二、无证房不能一刀切认定违建的原则;三、不得降低被征收人原有生活水平的原则;四、被征收人自主选择补偿方式的原则。
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拆迁的法律补偿原则
一、城中村房屋应参照城市房屋补偿标准
近年来,由于棚改政策的推动,老城旧改和城中村拆迁力度大增,导致拆迁补偿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一些被征收人在拆迁后发现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这可能与他们对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拆迁的相关法律补偿知识不熟悉有很大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补偿安置的房屋所在地已纳入城市规划区,土地权利人要求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的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补偿的,人民法院一般会支持这一要求。因此,城中村的拆迁补偿应当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的标准进行计算。
二、无证房不应一概认定为违建
由于城中村和老城区存在历史悠久的问题,许多房屋没有合法的房产证。然而,对于这些无证房,不能简单地认定为违建。应当在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合理补偿。一些地方存在口头“认定违建”,以推动拆迁的征收现象,被征收人必须要小心。从认定违建到催告、拆除,需要经过一整套法律程序。被征收人在其中拥有陈述、申辩、复议、诉讼的权利,以争取自己的补偿权益。
三、不得降低被征收人原有生活水平
拆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完善服务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和住房水平,是立足于公共利益的。因此,法律规定,征收不得降低被征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房屋征收补偿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参考周边同类房屋的市场价值)、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以及市、县级政府制定的补助和奖励。这四个方面的补偿应当综合考虑,确保被征收人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并有所改善。那些在旧改中拥有合法房屋却越来越贫困的人,基本上都违反了这一补偿原则。
四、被征收人有权自主选择补偿方式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明确规定,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也就是说,拆迁户可以自行决定是选择货币还是房屋。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在提供补偿方式时存在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情况。有些地方为了消化库存,故意将产权调换设置得相对合理,而将货币补偿标准设置得过低;而在希望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时,又故意将产权调换设置得不合理,安置地点非常偏远。这些做法都是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根据法律规定,货币补偿应参考评估时点周边同类房屋的市场价值,因此,不能故意设置过低的补偿标准。同时,法律还规定,对于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被征收人,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就近地段的房屋。因此,拆迁后的安置地点过于偏远是不合理的。律师提醒被征收人:拆迁改造的理由可能各不相同,但征收补偿安置必须符合上述四个原则。当遭遇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房屋拆迁时,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