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4-14
工伤待遇申领涉及多个程序,包括工伤报告、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协商赔偿、劳动仲裁、法院审理、执行和申诉等。虽然并非每个流程都是必须的,但劳动者应在规定期限内尽快申请,以维护自身权益。
工伤报告程序适用于那些在用人单位投保了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工伤认定程序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确定工伤(亡)事故是否属于工伤。这是一般工伤申领的第一步。如果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且未投保工伤保险,可以不走这一程序。如果单位未提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者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完成调查认定后,将书面通知单位和伤者。
工伤鉴定程序是在职工经过工伤认定程序后,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评定伤残等级的程序。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而狭义的工伤鉴定仅指致残等级鉴定。
工伤鉴定完成后,可以根据鉴定结果计算赔偿金额。如果用人单位投保了工伤保险,国家工伤保险机构将根据标准提供工伤保险待遇。若未投保工伤保险,双方需依据标准进行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解决不了争议,可以根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一旦仲裁或判决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赔偿费用,可以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如果对生效判决不服,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通常较为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申领工伤待遇涉及以上八个流程,但不是每个流程都是必须的。只要劳动者因工作原因身体受伤,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申请工伤待遇。此外,劳动者应在规定期限内尽快申请,以更好地维护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