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1-29
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示阶段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解决方式。首先,向商标机构提出异议;其次,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要求宣告其无效;最后,如果对方连续三年未使用该商标,可以向商标机构申请商标撤销。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建议及时申请注册商标。
当被抢注商标获得核准注册后,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无效申请。如果已注册商标是通过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商标机构可以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个人也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禁止恶意抢注的规定体现了共同的立法宗旨,即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制止不正当竞争。在商标评审案件中,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被申请人申请注册争议商标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就可以认定其具有主观恶意。恶意抢注是判定恶意抢注和适用上述法律规定的共同要件。恶意的判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贸易、合作、地缘或其他关系,明知或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
2. 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其他因素,明知或应知他人的在先权利存在。
3. 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构成恶意抢注其商标行为时,需要考虑申请人商标的独创性。
4. 被申请人因作为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名称、产地名称具有知名度而明知或应知该名称的存在。
恶意抢注他人商标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存在以独占公共资源为目的的抢注行为,损害他人在先权利的恶意抢注行为都属于恶意抢注商标。这些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