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8
商标抢注行为在我国法律中尚未明确界定,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属于恶意抢注,即可视为合法。恶意抢注的判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申请人明知或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因存在代理或代表、贸易、合作、地缘或其他关系而进行抢注。
被申请人明知或应知他人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其他因素,却进行抢注。
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恶意抢注其商标行为时,需考虑申请人商标的独创性。
被申请人明知或应知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名称、产地名称具有知名度,却进行抢注。
在争议商标注册后,被申请人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妨碍他人正当使用,并向他人索要高额转让费、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金,或进行误导公众的宣传,造成市场混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时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