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02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自愿解散的情况包括:
当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出现其他事由时,公司可以自愿解散。
公司股东会可以决议解散,但必须经过特别决议,即由2/3以上的表决权通过。
当公司需要进行合并或分立时,公司可以自愿解散。这种情况下,解散只是合并或分立的附属后果,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营业在一定情况下会继续保留,不需要经过清算程序。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公司或分立公司继受,而不是消灭。合并、分立解散不实行清算的原因主要在于,合并、分立实行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制度。
公司解散和公司破产有以下区别:
公司解散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公司自行解散,也可以是主管机关和法院命令公司强制解散;而公司破产是由法院宣告停止营业,进行债权债务清理的状态,由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公司解散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而公司破产适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目前,中国暂无规定公司解散后可以重新恢复公司进行经营活动;而公司破产时,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达成和解,并经法院允许,可以恢复企业并整顿公司,使之可以正常经营活动。反之,需要重新进行破产程序。
一般情况下,当公司符合解散条件时,由公司自行组织清算。公司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若情况特殊,则法院会介入清算程序。若公司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法院受理后,清算程序由法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