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09-09
在进行债务重组时,重组损益和收益都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债务重组涉及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债务重组损益。同时,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产处理损益。
如果债务转为资本,债务人应将债权人放弃的债权金额确认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而股份的公允价值与股本(或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资本公积。此外,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债务重组涉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且修改后的债务条款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债务人应确认预计负债,并将其合并计入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但如果修改后的债务条款涉及或有应收金额,债权人不应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由于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应税收益发生变化。因此,债权人通常会让利而产生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减少纳税金额。而债务人在债务重组后盈利年度需要缴纳更多的所得税。
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通过协议进行债务重组,由此产生的损益可以计入会计收益。然而,在税务部门核定应纳税收益时,债务重组损失不能作为应纳税收益的扣除项目,而债务重组利得(收益)必须计入应税收益。这样的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用债务重组进行避税。
我国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规定了债务重组信息的披露要求,债权人和债务人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债务重组损失总额或债务重组收益总额。然而,在现金流量表中,准则并未对债务重组损益的披露作出具体规定。
由于债务重组不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我国会计准则将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列为营业外收入,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列为营业外支出,从而记入当期损益。
然而,债务重组损益并不会带来现金流入或流出,因此不会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不将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就会导致主表和附表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因此,建议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增加一项“债务重组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专门反映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需要遵循以上四项原则,这涉及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需要小心处理,因为债务重组涉及双方重新确认债权和债务的合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