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12-22
1. 在不同场合下,企业的法人代表需要承担不同种类的法律责任。举例来说,在代表企业的情况下,法人代表的个人签名可能导致企业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破产并负有个人责任,法人代表在将来再次经营企业时可能会受到限制。如果企业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法人代表可能会受到人身限制,例如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而被拘留。此外,如果法人代表犯罪,法定代表人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等。以上只是一些场景的列举,不尽详尽。
2. 如果法人没有成立上的缺陷(例如出资瑕疵),法人自己需要承担亏损的责任,而不是股东或法人代表。然而,如果国有企业的法人出现了严重失职行为,达到了刑法追究的程度或者应该受到行政处分的程度,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3. 个人独资公司的法人只要能够区分法人财产和个人财产,就不需要法人代表承担民事责任。而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负债时,由公司以全部财产承担,股东个人不需要承担责任,除非在成立时存在出资瑕疵的情况。
4. 法人代表因经营过错而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 法定代表人因个人或共同侵害单位财产而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6. 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例如罚款和拘留。
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将不被企业登记机关接受,并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
1.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 正在被执行刑法或受到刑事强制措施的人。
3. 正在被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人。
4. 因犯有贪污罪、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并未超过五年执行期的人。
5. 因犯有除第四条规定之外的其他罪,被判处刑罚并未超过三年执行期的人。
6. 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并未超过五年执行期的人。
7. 担任破产清算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超过三年的人。
8. 担任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超过三年的人。
9. 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人。
10. 符合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人。
法定代表人是维护投资者利益、贯彻投资者意志的重要保障。现代商事主体制度要求,投资者一般不直接参与商事主体的经营管理,而应通过选派管理人员,将投资者的意志在商事主体中贯彻执行,即使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股东会的决议,也要通过法定代表人领导的公司管理机构予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