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10-10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标准计算以及给付方式得到了明确。在诉讼或索赔过程中,过高的诉讼请求会导致不必要的诉讼费用和其他开支的增加;而过低的诉讼请求又无法完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详细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如果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履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再进行调解。
首先需要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
医学会将提供医疗事故的鉴定报告。
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医疗事故赔偿的基数。
根据计算公式:赔偿总额 = 上述11项所加总额 × 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计算赔偿总额。
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进行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