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11
上述情况涉及鉴定机构的主体情况和业务范围违规要求再次鉴定。此外,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认为相关材料存在大量伪造、篡改、更换的行为,所提交的材料本身就是不真实、不合法的材料。司法鉴定是基于这样的材料做出的鉴定结论,因此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患者及其家属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如果进行再次司法鉴定,会出现多个鉴定结论的问题。按照我国鉴定规则的规定,多个鉴定结论之间没有高低之分,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主审法官根据案件情况自行选择鉴定结论,具体以哪一份鉴定结论为准由法官决定。
如果多份鉴定结论来自不同地方的鉴定机构,不会因为某一鉴定机构所在的行政级别较高,其鉴定结论就比行政级别较低的鉴定机构的结论更高。地方上的鉴定结论和北京的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没有高低之分。也不存在谁的专业水平更高的问题,尽管事实上存在鉴定专家水平的差异。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4. 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由医疗机构缴付。
5. 对首次鉴定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由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
6. 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医疗纠纷案件通常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因此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是非常必要的。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时,应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若无法定鉴定部门,则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进行鉴定。鉴定部门和鉴定人应提出书面鉴定结论,并在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鉴定人所在单位应加盖印章,证明鉴定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