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5

 
407356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相关的知识,其中相关的知识都是怎样的?在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带来其中相关的知识进行解读,希望能对的大家有所帮助。

一、鉴定专家组组长的确定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鉴定的法定程序要求,每次召开医疗事故鉴定会时,应首先确定专家鉴定组组长。专家鉴定组组长可以由专家鉴定组成员推选产生,也可以由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专家中,具有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担任。鉴定会由鉴定组长主持进行。

二、鉴定会的召开程序

在鉴定会召开前,首先核实双方人员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收取材料等情况。之后,介绍本次鉴定会的专家组成员。最后,鉴定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通常情况下,医患双方规定的陈述时间为20-30分钟。在对方陈述的过程中,另一方不允许发言和反驳对方的叙述。双方的陈述都是单方的叙述,不存在类似法庭辩论的情况。等待专家组组长许可后,再行发言。

(二)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在双方当事人各自叙述完毕,补充说明后,专家组的成员会根据各自专业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各自的问题。在鉴定会上问及医疗机构的问题,多数集中在诊断、治疗、处置方式、用药的选择和适应症、禁忌症上。而问及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多数集中在既往病史、现病史、发病前情况、核实医疗机构救治的经过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除非医疗纠纷事实十分明显,或者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患者已经死亡等情况外,医疗鉴定的专家还是会在现场做体检。如果现场检查不能够得出结论,会告知患者在近期内到相关的医疗机构做仪器辅助检查,并出具报告书。这些辅助检查也是“现场检查”的一部分,会归入到鉴定报告书中,作为鉴定依据。

(三) 双方当事人退场。在双方当事人完成上述程序后,会告知双方当事人退场,医学会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并告知领取的时间。在退场时,患者及其家属应避免再向鉴定专家叙述情况,同时不要与医疗机构发生口角和冲突,以维护问题通过法制途径解决的原则。

(四)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是各个鉴定专家“闭门磋商”的过程。双方当事人都不宜介入。

(五) 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予以注明。医学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工作人员,会记录鉴定会过程和专家的意见。

因此,在医疗事故鉴定书上,最终的鉴定结论和分析意见会被写入,而各个专家的意见则记录在医疗事故鉴定的相关文件中。

三、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形成

在专家形成鉴定结论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其文稿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盖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用印章。医学会应及时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送达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的,直接送达双方当事人。

四、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内容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二)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三) 对鉴定过程的说明;(四) 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五) 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六)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七) 医疗事故等级;(八) 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应包括上述(四)至(八)项内容;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

五、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当事人拒绝配合,无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终止本次鉴定,并由医学会告知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委托鉴定的双方当事人,说明不能鉴定的原因。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有配合鉴定的义务。这种配合的义务不仅体现在鉴定会议前,还体现在鉴定会现场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及其家属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对专家判定损伤后果至关重要的材料,或者无法到场经行检查导致无法做出判断,都会影响鉴定结果。另外,如果医学会对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或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需要重新鉴定的,应重新组织鉴定,不得收取鉴定费。以上是医疗事故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及组成
  2.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鉴定程序
  3.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分类及程序
  4.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5.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如何启动医疗损害重新鉴定
  2.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如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5.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
  6. 法医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范围
  7.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