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11-07
医疗过失行为的构成要件是衡量医疗行为是否构成过失行为的标准。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可分为三类:
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除了民事责任外,不适用当事人申请处理程序和当事人协商处理的范围。处理机关应为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和法院。当事人无法自行协商解决或协商无效时,民事责任除外。
在当事人协商解决阶段,医方应在解决后的7日内履行报告义务。需鉴定的问题由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并由双方协商预交和承担鉴定费用。在争议解决前,卫生行政部门并无职责主动处理。对于重大医疗过失事件,医方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应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将其移交给医学会鉴定,鉴定费用由医方承担。
当事人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处理,但申请后应适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程序。卫生行政部门应在10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申请。若受理申请,则进行医疗事故判定或将其移交给医学会鉴定,并由申请人预交鉴定费用。若不构成医疗事故,则由申请人承担鉴定费用。对于发生重大医疗过失事件且医方违反报告规定的情况,患者可以申请处理。然而,申请处理的程序、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难以理解。
诉讼优先原则适用于可能在诉讼中处理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不处理或终止处理。但仍应履行责令医方采取救治措施以及对违反报告义务行为的处分等行政专有职权。诉讼优先原则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处理争议的情形。然而,由报告引发的行政处理程序不应终止,这将导致不同机关对同一问题同时做出认定,这是不适宜的。另外,医学会明确规定不受理法院已受理的事故鉴定,这可能导致卫生行政部门无法处理。因此,我们认为,由报告引发的行政处理程序应在除了行政职权处理的事项外终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