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怎么进行医疗事故尸检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0-21

 
271739
导读: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

一、医疗事故尸检的程序和要求

当患者死亡后,若医患双方当事人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若有冻存条件,可延长至7日。尸检必须得到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并签字。

尸检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有义务进行尸检。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若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责任应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

若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若尸体逾期未处理,需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医疗机构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医疗事故尸检的注意事项

1. 尸检的时限和家属同意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若死因无法确定或有异议,应及时决定是否进行尸检,以便尸检机构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无论患者家属是否同意尸检,都需要有书面签字的文件。若家属在规定时间内未签字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视为放弃医疗尸检。

2. 尸检的性质和目的

医疗尸检是指根据《解剖尸体规则》进行的病理解剖,旨在明确死因并印证临床诊断。需要强调的是,尸体解剖只能确定死因,解剖结果是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时的重要参考,不能对诊治过程中的不当或过错做出结论性意见,这超出了尸体解剖的范围。

3. 尸检对遗体的影响

尸体检验会导致遗体的损坏,留下缝合切口。特别是对面部进行局部解剖检验时,会对面容造成损坏。有时也会因需要而导致遗体外形的缺损,如五官、乳房、外生殖器等。

尸体检验需要取出重要的组织和脏器进行全面检验。有家属要求仅进行局部或部分解剖的情况,会对死因推断产生影响,这对医学发展和死者都是不负责任的,应尽量避免。

4. 尸检的局限性

尸体检验虽然是明确死因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当前医学水平和尸检技术的限制,某些问题无法解决。虽然阴性解剖并不常见,但医患双方,特别是死者家属应理解和接受这一点。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4.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5. 医疗过失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
  3.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4.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5.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6.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7.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