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3-06-09
在一审和二审阶段,当事人均有权利申请医疗过错鉴定。无论诉讼时间长短如何,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法院规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接受重新鉴定的情形,包括以下情况:
医患双方均可申请医疗过错鉴定。医疗机构只有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且举证责任由患方承担。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患方如果无法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将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医疗过错鉴定通常由患方提出申请。
患方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申请后,需向法院提交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鉴定材料;医疗机构也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其无过错。材料提交后,法院将确定一个时间供双方进行质证。质证时,双方主要就材料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异议进行辩论,而无需辩论其证明力。
法院将材料移交给技术科后,技术科将确定一个时间,由医患双方共同选择一个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鉴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抽签或摇号的方式决定鉴定机构。
法院技术科选择鉴定机构后,将鉴定材料移送给鉴定机构。鉴定机构收到材料后,将审核决定是否受理。鉴定机构决定受理后,将组织医患双方进行听证会,双方将提交材料并陈述各自的意见。
在鉴定过程中,如果鉴定机构认为双方提交的材料有遗漏,可以通知法院要求医患双方提供补充材料。法院将通知医患双方补充鉴定所需材料,并经过质证后将材料移交给技术科,再由技术科移交给鉴定机构。
鉴定机构根据医患双方提交的材料和陈述,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然后出具司法鉴定书,明确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及其过错的参与程度。
申请医疗事故检定是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一方对检定结果有异议时,可以申请二次检定。同时,鉴定机构也需要对自己的检定报告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情况下,鉴定机构不受理个人的委托,只有在人民检察院或行政司法机构的委托下才会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