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7 更新时间:2023-06-05
法院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过错程度,将医疗过错行为的责任划分为完全、主要、次要和轻微责任四种。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错行为造成,医疗机构需承担全部损失的100%。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错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需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错行为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需承担全部损失的20-40%。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错行为起轻微作用,医疗机构需承担的赔偿金额不超过全部损失的10%。
并非所有医疗纠纷都需要经过医疗鉴定才能确定责任。人民法院对于认为需要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应交由法定鉴定部门进行鉴定。若没有法定鉴定部门,则由人民法院指定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关键在于医疗纠纷案件争议的事实是否属于专门性问题,以及法官是否认为有必要进行鉴定。
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于疑难、复杂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即为最终鉴定。
综上所述,医院为了获取高额医疗费而故意向医患谎报病情,可能会延误病情,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受损。在发生这类医疗事故后,医院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责任划分之后,医院需按照鉴定机构下发的文书内容来初步计算应支付给患者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