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诊误诊漏诊属于医疗事故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错诊误诊漏诊属于医疗事故吗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2-12-23

 
270818
导读:错诊漏诊误诊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根据鉴定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当发生挫折误诊漏诊以后可以申请医疗事故的鉴定来判断是否属于医疗机构的责任,如果是医疗机构的责任导致了患者的人身损害的话,那么医疗机构需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错诊误诊漏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错诊误诊漏诊等医疗过错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进行鉴定。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专业的鉴定程序。

如果患者的损害并非由于医疗过错行为引起,而是由于患者疾病本身的必然结果或其他非医疗过错行为引起的,且医院未违反正常的医疗护理常规规范,那么错诊误诊漏诊等医疗过错行为就不构成医疗事故。换句话说,只有当漏诊误诊的医疗过错行为成为患者损害的原因,并经过医学会组织的鉴定认定构成医疗事故时,才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

举例来说,如果患者的病情演变与被告的错诊误诊漏诊无直接关系,根据法律规定,就不具备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即使存在过失行为,只要此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就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然而,对于那些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错诊误诊漏诊所造成的医疗过错损害,受害人仍然有可能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进行索赔。这个赔偿标准比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要高出很多。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必须进行的程序。在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时,可以自愿委托医学会或其他组织进行鉴定。

当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时,根据具体情况或当事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当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申请时,可以委托医学会或其他组织进行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可以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同时也是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在诉讼过程中,医疗事故鉴定可以作为证据,但并非必然的定案依据。

医学会有权不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申请,并应当说明理由。以下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1. 当事人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2.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

3.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经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

4. 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司法机关委托的情况);

5. 非法行医导致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6. 其他卫生部规定的情形。

如果由于医务人员的错诊误诊漏诊导致患者的人身损害,那么这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如果医务人员的错诊误诊漏诊并未导致患者的人身损害,那么就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与医疗不足的赔偿责任
  2.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3. 医疗事故案例——患者住院14小时,离奇死亡
  4.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5.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医疗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规定
  2.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
  3. 医疗过错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法规
  4. 法院判决被告承担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责任
  5.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6. 医疗事故的证据及起诉问题
  7.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医疗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