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法规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5
用错药、治疗错误疾病等等医院方面发生医疗过错之后,其是需要为过错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很多人对于责任承担的比例不太清楚,也会想要知道具体责任赔偿事宜,医方发生医疗过错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医疗过错的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医疗过错的刑事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如果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构成犯罪,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责任划分
完全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主要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次要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轻微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对等责任
实践中存在对等责任的情况,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责任。责任程度的不同对赔偿数额有较大影响。这一做法与过错程序与承担责任一致的原则相符,比起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确定的只要鉴定为事故不考虑责任程度一律承担100%赔偿的内容更为公正、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