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保险合同的违约金并没有明确标准,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并考虑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因素进行确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1) 不按约定的期限交付保险费。
(2) 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隐瞒重要事实。
(3) 财产保险标的中的房屋、车辆发生所有权转让而不通知保险人。
(4) 不积极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5) 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被保险人未按合同规定及时通知保险人。
(1) 不按约定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2) 保险人不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条款的内容,尤其是责任免除条款未向投保人明确说明。
(3) 不按合同约定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
(4) 在保险有效期间,未经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擅自批单变更合同内容。
(5) 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履行合同约定责任范围内的保险赔付,不及时核损支付赔款。
综上所述,保险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包括违约金数额和各自违约情形等。具体违约金数额由双方约定,应当合理。如果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请求降低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