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2-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违约金的数额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没有具体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双方会根据预测的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违约金的数额。
如果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守约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增加违约金。相反,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减少违约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时,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过低的要求,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违约金。在当事人未提出调减或调增违约金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对约定的违约金标准进行调整。因为合同关系涉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过低是当事人自愿接受的,且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就没有必要主动干预。
如果当事人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或其计算标准过高或过低,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双方当事人协商后对违约金进行调整。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新的协议,人民法院可以参照同类型案件中等标准予以核定,以体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果无法确定中等标准,可以参考非违约方因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一般以不超过非违约方损失的120-130%为过高与否的调整标准,以低于损失额80%作为是否过低的认定标准。当然,具体调整应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确定。
如果合同约定在一方当事人部分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与完全不履行合同时的违约金数额是同一数额,而一方当事人出现部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违约行为时,违约方提出约定违约金过高时,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典关于人民法院调整违约金数额的规定对违约金进行调整。
总之,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具体数额由双方当事人决定,法律上没有具体的规定。然而,违约金也不能过分高,如果过分高,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请求降低一部分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