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合伙合同纠纷立案会判老赖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其它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产生合伙合同纠纷立案会判老赖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30

 
268112
导读:产生合伙合同纠纷立案不会直接判定被告成为老赖,只有结合原告提出纠纷案件的诉讼请求,予以判决裁定后,执行方拒不履行执行责任义务,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的情况下,才会成为老赖。

产生合伙合同纠纷立案会判老赖吗?

产生合伙合同纠纷立案审查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判定当事人为老赖。法院的判决是根据原告的诉求进行的。然而,如果在合同纠纷案件的法院判决书下达后,被告仍然没有按照判决书的要求履行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被告在15天内仍然没有履行义务,胜诉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将被告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老赖行为的认定

老赖是一个通俗的名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指长期负债的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被执行人名单的规定》,被执行人若不诚实,即使有能力履行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符合规定情形之一,应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并依法受到处罚。法院也应采取措施限制其消费。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网络、公告栏等方式公布被执行人名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本院和本辖区法院执行不诚信人员名单制度的情况。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4条规定,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对地方人民法院一审裁定不服,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老赖行为的认定主要有哪些方面?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依法进行信用惩戒:

  1.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式妨碍、抗拒执行的;
  2.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式规避执行的;
  3.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4. 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5. 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6. 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各级人民法院应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产生合伙合同纠纷立案调查时,人民法院会根据案情实际依法作出判决。相关当事人需要执行法院的判决结果,并不会立即成为失信人员。然而,如果当事人拒不执行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从而被视为老赖。

延伸阅读
  1. 一、运输合同中货物毁损的管辖
  2. 协议管辖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4. 签租房合同被坑怎么办
  5.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怎么起诉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6.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7. 人事代理合同到期没有续签怎么办?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
  2. 房屋纠纷答辩状范本
  3. 物业纠纷答辩状范本
  4. 装修合同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