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09-14
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合同纠纷仲裁的程序如下:
当事人应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和仲裁协议。
仲裁委员会会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将在五日内发出立案通知。
仲裁委员会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
仲裁委员会将组成仲裁庭,当事人可以参加仲裁过程。
根据《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申请仲裁的当事人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根据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时,需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合同纠纷仲裁的收费标准根据涉及的诉讼标的额来计算。
对于涉及财产类的纠纷,收费一般为一万元以下的部分,收取1000元-2000元。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5%-6%计算。
对于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4%-5%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在提出仲裁申请时需要先支付代理费,即使最终官司败诉,费用也不会退还。
对于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可以协商实行风险代理。风险代理的收费由双方约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如果官司败诉,代理费将不需要支付。
除律师代理费外,在仲裁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交通费、邮寄费、住宿费等)无论官司胜败,都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发生合同纠纷后,应冷静处理,不可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可以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向当地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和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作出裁决,但前提是双方在合同中有规定仲裁条款。
合同纠纷仲裁的收费标准根据合同纠纷所涉及的金额进行收取。标的额在一万元以下的一般收取1000元到2000元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