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的终止法律知识

终止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3-22

 
267708
导读:双方在终止合同之后如果产生纠纷是可以利用协商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如果前两者都处理不好就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这样才能纠纷可以更快的解除。

如何处理终止合同纠纷

终止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 协商

协商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和合同约定,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2. 调解

调解是指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第三者(即调解人)的主持下,通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

仲裁是指根据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由第三者依法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4. 诉讼

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终形式。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调解和仲裁是常见的方式,但如果一方不愿意仲裁,只能通过诉讼来解决双方之间的争议。

终止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其中仲裁方法因其灵活、简便、快速和费用较低而受到当事人的欢迎。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双方都需要合法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以确保不会损失利益。

合同终止的情况

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合同终止的情况包括:

1. 债务已履行

当债务按照约定履行完毕时,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2. 合同解除

当事人自愿解除合同,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3. 债务相互抵销

当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相互抵销时,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4. 债务人提存标的物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时,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5. 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时,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当债权和债务归于同一人时(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合同终止。

7.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合同可能存在其他终止情形。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终止合同后,双方应及时处理由此产生的纠纷。解决争议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有合法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以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延伸阅读
  1. 通过中介租房发生纠纷能否索赔?
  2.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3. 租房纠纷可以找12315要钱吗
  4.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5. 房东拿到全款不给腾房怎么办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合同解除的条件
  2. 合同解除后的赔偿损失范围
  3. 一、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期限
  4.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5. 解除合同后当事人的救济措施
  6. 履行期限届满合同的解除问题
  7. 超过20年无人认领?提存标的的最佳处理方法?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的解除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借款中的高额利息纠纷
  3. 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的情形
  4.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5. 劳动纠纷诉讼
  6. 技术转让合同纠纷处理
  7.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热门合同下载

  1. 委托代理采购合同范本
  2. 笔记本采购合同范本
  3. 火锅店劳务合同范本
  4. 汽修厂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