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诉讼法定时效规定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合同诉讼法定时效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3-18

 
267620
导读:对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一般是在三年的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算起,如果想要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就需要在诉讼时效的期限以内进行起诉处理。

一、合同诉讼时效规定

1. 诉讼时效期限

根据合同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纠纷,其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2. 诉讼时效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3. 时效期限超过二十年

若诉讼时效期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期限。

二、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一) 协商

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和合同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合同纠纷的协商解决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程序简便、及时迅速;有利于减轻仲裁和审判机关的压力;节省仲裁、诉讼费用;有效地防止经济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增强纠纷当事人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协作关系,扩大往来。

(二) 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通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过程,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三) 仲裁

合同仲裁是指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由第三者依法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具有灵活、简便、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因此深受当事人欢迎。

(四) 诉讼

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终形式。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后,解决争议的方式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法。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处理合同纠纷,若协商不一致,可以选择起诉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在诉讼时效期限内进行起诉。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2. 乙方和丙方欺骗签署的合同是否有效
  3. 抗辩权的定义
  4. 财产保险合同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5. 要求履行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无利息借款合同范本
  2. 股权质押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3.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范本
  4.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