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雇佣合同纠纷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存在雇佣合同纠纷怎么办?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6-08

 
267602
导读:合同纠纷是可以协商解决的,也可以请调解机构介入调解,还可以去法院起诉,选择去法院起诉来解决矛盾,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需要说明自己的诉讼请求,还要缴纳诉讼费用,提供相应的证据。

一、存在雇佣合同纠纷怎么办?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机构与用人单位协商,然后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情况,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情况,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最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合同中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则按照合同约定处理,也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雇佣合同纠纷,若合同中为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雇佣合同纠纷。当事人不愿意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雇佣合同纠纷的官司要打多久?

雇佣合同纠纷案件,法院诉讼程序所需要的时间如下:

1、起诉材料齐全的,法院可以当地立案受理,情况复杂的,法院可以在收案后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材料不齐全的,法院要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2、立案受理后,普通程序审理的,法院要在六个月内结案,一般在立案后两个月之内开庭审理。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要在三个月内结案,一般在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开庭审理。

因此,民事纠纷到人民法院打官司,一般所涉及到的时间都是在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这个一般是用于简易程序,如果是比较复杂的话,就会在六个月之内进行结案。

三、劳动合同与雇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1、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经济组织,雇用合同的主体是雇主和受雇人,而且雇用合同的雇主只能是自然人。接受劳动一方的不同是构成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主要区别所在。

2、法律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雇佣合同的劳动报酬则主要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法律不过分干预。其他诸如劳动保护、保险福利等方面,现行法律也只针对劳动合同做出规定。由上可见,法律对劳动合同的干预程度要高于雇用合同。

3、法律渊源不同。

4、解决纠纷的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纠纷采用仲裁前置程序,即劳动合同纠纷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雇用合同是民事合同,审理机关是人民法院,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无须经过仲裁,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雇佣合同纠纷可以去法院起诉,诉讼程序包括提交起诉材料,等候法院调查,法院决定立案的,会下达立案通知书,并告知原、被告庭审的时间,地点,若适用普通程序处理雇佣合同纠纷案件,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会下达判决书,适用简易程序的,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及注意事项
  2. 仲裁裁决书关于原告与被告劳动纠纷的裁定
  3. 女职工三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
  4. 案情
  5.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买卖合同
  2.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4. 合同签约日期的法律效力
  5. 服务合同
  6. 医疗器材采购协议
  7. 仓单注册的定义和流程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建筑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2. 劳务派遣合同书范本
  3. 建筑行业劳务合同范本
  4. 劳动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