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8-10
工程合同纠纷在我国十分常见。当纠纷发生后,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或反驳对方的主张,以便获得法院的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在起诉或应诉时,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必要的证据或证据线索。
在工程合同纠纷中,需要提交的证据包括能够证明当事人身份的证据、合同关系成立和履行状况的证据,以及计算清单等。此外,工地交接记录应有工程师的签字,否则其效力可能会受到质疑。
1. 建筑工程承包书面合同,包括有关修改承包合同的设计变更文件、洽谈记录、会议纪要以及资料、图表等。
2. 开工日期、延期开工原因的证明材料。
3. 工程价款支付方式、延期付款及其原因的证明材料。
4. 材料供应方式、未按约定标准或期限供应材料或双方协商变更材料的证明材料。
5. 工程质量鉴定结论。
6. 峻工报告、延期峻工原因的证明材料。
7. 峻工验收日期,未按期竣工验收原因的证明材料。
8. 工程结算方式。双方签证的决算报告或建设银行审定的决算。
9. 保修期内发包人通知承包人进行维修的范围、时间和承包人拒绝维修,发包人委托他人维修费用的证明材料。
10. 违约方的主要违约事实,及应承担违约责任的证明材料。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签订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工程合同纠纷也随之增多。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将纠纷提交给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然而,为了确保自己的权益,当事人必须及时收集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相关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