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民法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1-14

 
267384
导读:民法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情况包括被监护人恢复完全民事能力、监护人失去资格及被监护人死亡等。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况

一、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监护关系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终止:

  1. 被监护人取得或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3. 被监护人或监护人死亡;
  4. 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如果被监护人的父母或子女被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除非被监护人实施了故意犯罪且没有悔改表现,否则在被监护人申请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恢复监护人资格,并同时终止被监护人与原监护人之间的监护关系。

二、撤销监护权的情况

在以下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相关个人或组织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并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指定新的监护人:

  1. 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
  2. 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3. 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具备监护资格的其他人,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老年人组织以及民政部门等。

三、监护人的监护原则

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总之,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这是法律赋予的责任,不能推卸。然而,监护关系是可以终止或撤销的,当监护人死亡、被监护子女恢复完全民事能力或父母失去监护能力时,监护关系将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子女可能还未成年,但需要选择具备监护能力的人来担任监护人。这个人可以由居委会或法院指定。

延伸阅读
  1. 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能够将标的物提存么
  2. 父母双亡没有亲属监护人由谁担任
  3. 家属如何应对被拘留的盗窃罪
  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房屋继承纠纷诉讼时效
  5. 痴呆老人入院留伤痕,养老机构有无责任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